魏伟:以人为本理念下社区生活圈空间布局和优化策略
编者按
8月30日,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自然资源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指导,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9年第四期“UP论坛”,在自然资源部举办。论坛以“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区生活圈”为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交流和分享各地实践经验,探索社区生活圈发展的实施路径。
会议获得来自各地方规划从业者的一致好评,“UP专栏”将陆续分享专家观点,敬请持续关注!
导
读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魏伟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做了题为《以人为本理念下社区生活圈空间布局和优化策略》的主旨演讲,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以人为本”理念下社区生活圈规划理论及实践经验。武汉市社区生活圈规划以“城市人”理论为指导,利用空间大数据分析、广泛的社区调研等实践方法,科学划定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合理布局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提出社区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发言人:魏伟,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
整理人:洪梦谣,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博士
01
15分钟生活圈的构建
2013年,梁先生在武汉大学成立了我们这个研究团队,主要从事以人为本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的研究。我们的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城市人”理论,相信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比较了解,这七年来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如何运用“城市人”理论指导规划实践工作,生活圈规划目前是我们比较成熟的一个切入点,目前来看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实践上我们也跟相关的一些城市规划实践和管理单位,比方说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今天的汇报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15分钟生活圈怎么去划分,第二方面是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怎么去评估,第三方面是面向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具体指标怎么去设置。
首先是15分钟生活圈的构建。在理论层面,这不是一个课堂,同时在座的各位对“城市人”这个理论也都有所熟悉,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而在十五分钟生活圈这个层面,我们首先是通过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弄明白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规划师来讲,我们认为,规划师应该是追求整个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一个中立者,并不是某一个阶层的代言人。
规划所面向的“城市人”,他应该是非常普通的,同时也是非常普遍的“最小气力追求最大空间接触机会的人”,当然也包括了空间接触机会的提供者,“城市人”是有理性、有物性的。承载着“城市人”基本生活所需的多项活动的十五分钟生活圈作为一个典型人居空间,是我们规划的实际落脚点,它首先应该满足人居空间的基本准则,这个准则——我相信大家如果了解人居空间理论就会非常熟悉——即安全、舒适、方便、美观以及这四者之间的协调,这是基本的人居空间和谐的五个原则。
这些基本的理论始终作为我们构建面向实践的15分钟生活圈的基本立足点,基准是不可以缺失的,它给与我们最根本的价值导向与目标研判,如果失去了基准,那么未来的方向可能也就没有了。
当然,关于“城市人”物性、理性大家都很了解,可以看看文章,看看相关的研究,说的是比较多了。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既可能是学者,可能是研究者,也可能是官员,但是我们生活当中我们都是一个普通的具备了普通理性的,具备了每个人生物特性的一个基本的“城市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给15分钟生活圈下这样一个内涵——还不能称之为定义——它具备这么两个基本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步行,我相信这个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了。
第二个特征就是要满足安全、舒适、方便和美观的基本原则。这里面我们不再详细阐述。
我们对武汉市的15分钟生活圈进行了这样一个探索,尝试着用这些理论,用这样一些原则,讨论出一套由理论贯穿实践的划分方法。我们基础的数据的来源主要都是武汉市规划管理一张图,类似武汉市的控规数据库,还有各种开放地图里面各种热点数据。
首先第一步,我们抽取所有的居住空间,可以看得出来,因为每个城市的居住空间都会有一些自己个性化的特点,就武汉市而言,总体来说是在沿着长江轴向发展,一定的圈层布局以及多向蔓延趋势。
其次是比较核心的问题,即我们到底用什么要素去体现生活圈的特征。我们也是考量和借鉴了大量的包括国外的、包括国内的,国内很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海的15分钟生活圈的提取方法,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但是,我们在想有没有相对而言简单、易得,同时又非常关键和直观的方法来体现15分钟生活圈的特征,由此将不同类别的生活圈提取出来,便于分析。学术研究可能一方面是需要集思广益,但另一方面,必须要直观,必须能够方便操作。所以最终,我们根据理论,也根据我们非常容易获得的数据,最后确定了两个划分15分钟生活圈的指标。
第一,容积率。因为容积率表面上看可能是我们规划管理、建设非常重要的指标,实际上背后关联的因素非常之多。联系“城市人”理论来讲,容积率和最关键的几个指标——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直接相关。按照武汉市的这种容积率的划分标准,1.5、2.5就是标准的值,在1.5之下和2.5之上,我们可以把整个这个城市里面的容积率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类。
第二,建筑密度。建筑密度同样也是核心的关联到了我们人居空间里面的密度和规模的这样一个显性化的,便于管理又易于获取的一个指标。我们将20%和25%作为两个建筑密度标准值,也同样把它分成高、中、低三类。
确定这两个指标后对武汉市整体的居住空间进行了划定,大家就发现比较有意思了,两两匹配后呈现出了9个结果,高容高建、高容中建、高容低建等等。我们可以看出来,武汉市整体的居住空间出现了一些空间和比例上的特征,能够反映出一些有趣的关联:比如建筑的年代,比如规划的时间,比方说小区的品质,最后都跟这样的两两搭配的关系是有非常高度的关联性的,我们不能说直接导致了,但关联性非常强。这样的方法我们觉得非常简单,数据可以直接获取,同时揭示的规律又具有一定普遍性。另外我们也知道,两两搭配以后,在中国现在规划管理当中,两种事情基本很少发现,也就是低容低建和低容中建,因为城市土地这么金贵,对吧?不可能又是低容积率,又是低建筑密度,甚至中建筑密度也很少,不适宜作为大规模的人居空间,所以最终我们选取了7种代表性的居住空间,当然这是在武汉市这类人口规模较大、用地也没那么富裕的城市里。
有了这样基本的对居住空间进行评价的结果以后,就要对15分钟生活圈的划分提出原则。我们基本上按照人居的四大原则,但是,15分钟生活圈要想划分边界,还有一些具体的指向和我们管理的特征。我们提出了四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优良的空间基础。这个空间基础绝对不是说我们只是在规律上能够划得完整一点,或者整齐一点,或者均等一点,不是的,必须要结合城市已有的行政单元,社区单元,规划管理的方式,比如控规管理的单元,以及街道的布局,以及包括小区建设的连贯性。很多我们遇到一些情况,明明是一个公司建设的,包括别人办房产证都是一期、二期、三期,社区里面很可能是两个,但是生活圈里面很可能是一个,因为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在整个投资建设里面是统一的。所以优良的空间基础是必须要结合现实的。
第二,整个生活圈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虽然我们很多研究中划定生活圈非常全面,会考虑到职住的关系,就是工作和住宅两个关系,但是我们认为,作为生活圈而言,特别是十五分钟这种基本生活圈,内核应该是把握住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也要考虑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和便捷的交通体系。在这里,尤其赞同和觉得有共鸣的就是前面和上海浦东规划局的那位领导讲到的案例,你们是从管理和调研里面来的,我们是从大量的调研和数据里面来的,最后发现,生活圈里面大家关注的除了那些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就是你们说的5+3+N之外,确实跟公共空间和交通体系,比如公交站和地铁站有直接关联的。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四个原则。
按照城市的道路骨架、控规的单元以及和刚刚的基本原则,把武汉市的主城区最后划分出来了489个15分钟生活圈。
当然这样的数据可能没有直接的意义,但是我们想强调的是,这种划分方法是一个比较简单,同时也相对有一定逻辑化的从根本理论、基本原则指导管理的实践,最终具体到如何运用城市的道路的关系来划分出15分钟生活圈的结果。
02
面向15分钟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评估
第二部分向大家汇报的就是按照这样的划分,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的一个评估。其实评估我们也想所有的都进行评估,但最后我们发现,评估15分钟生活圈里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最为重要的。同样我们首先要有一定的原则。因为做任何一个评估,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出发点实际上是比较借鉴中心地理论的一些基本的假设。如果你没有基本假设的话,最后你的评价很可能是每个都是因地制宜,最后就没有普遍原则了。我们三个基本的假设:
1
区域全覆盖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所有的城市里面的居民都需要的,那么它的假设就是一定都覆盖。
2
数量和规模应该均等
假设整个我的城市的地标和整个社区都是均等化的,全覆盖,要均等化。
3
区域之间要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还有连通性
这三个假设现实当中其实都没有,是理想状态。但是大多数比较严谨的理论和评估要有基本的假设。有了这三个假设以后,我们分成五个步骤来做评估。
首先就是获取所有的基本数据。我们选取相对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小学、幼儿园、养老、图书馆、残疾人、康复的设施,通过城市的开放地图获取所有的点源。按照我们刚刚说的均等化的假设,有很多处理方法,我们用了很多变法。用泰森多边形构建出一个主城区各种服务设施应该有的服务区。
下一步开始进行可达性的评估。这个可以按照人们的基本生理常识,比如我走15分钟以内是比较舒服的,我走45分钟以上就不舒服了,按照这些人的基本的步行特点进行可达性的评估。同时,还要进行覆载的评估,对公共服务设施而言,就是你是为人服务,服务的人口越多,需要的设施越多,人口就是负载的基准,我们要把人口的数据配到这样的单元里面,找到负载的关系。这样从供给的角度讲是负载的程度,从需求的角度是可达性的角度,把两个关系简单合并,最后进行预评估。
到这里为止,依然都是比较理想的状况。下步进行分解和结合现实。就是要结合实际的前面划的15分钟生活圈边界,社区管理的边界,以及包括实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的服务范围的关系,把上述的这种理想化的数据进行重组。重组以后,按照社区边界就可以把我们刚刚说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落到社区这个边界上,这是基本的方法。
最后你评价完了以后要有结果,我们按照基准,基准就是基本上你的设施的可达性和人口的负载基本都是一般的,就是基准。高于基准就是模范社区,低于基准分为了覆盖不足、压力承载等。
这样的方法,尤其是做学术研究的,其实很简单,但是就是因为简单,逻辑链条又相对完整,同时是针对具体问题而言的,最后往往能够得出比较客观的结果。做了这个评估,我们去实际调研这些红色(属于待发展)的社区,就是设施不好的,确实是有问题。经过实践的检验,相对简单的逻辑化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判断我们城市里面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状况,也非常便于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或者不同时期的城市纵向比较。
评估完了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到底这些社区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这是很重要的要往前走一步的,就是选取典型社区。
在原来我们经常所用的学术化的思考方式,就是我用理想化的方式,认为某种社区好,应该加这个、建那个,其实不尽然,我们认为最好的样板一定来自于身边已经建成的,已经存在的社区,它就是任何一个规划师和管理者应该学习的对象。
所以我们要选取刚刚评了那么多优秀社区,这些优秀社区里面它的这些设施要素、人居要素,道路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应该是我们其它的,特别是待发展社区应该要去学习的对象。
所以按照这种思路,我们选取模范社区,我们就是把各种指标抽出来,这个可达范围是什么,人口关系是什么,对应基本社区该怎么办。这是基本思路。
03
武汉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指标体系
第三部分的汇报,有了上述的理论性的推导、研究以后,进一步实践的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去构建一套面向15分钟生活圈的指标体系。前面这些理论我们不再多说。总体而言包含了四个步骤:第一,认清现实;第二,提取典型;第三,寻求共识;第四,匹配理想。
我们把前面说的这七类有代表性的15分钟生活圈每一类选取了几个,当然我们未来的工作是希望把这400多个社区都跑到,当前我们跑了一年多,跑了大概只有20多个,现在正在跑另外20多个,这个工作量比较大,要调查基本上社区里面的每一个人,完成一个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和可达性的实际的问卷,这是个比较大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很有意思。这个不是随便找哪个人就填,就观察,这个老太太最近经常去这几个地方,所以我们找这个老太太,说您对菜场的满意度,您每天从哪里到哪里,走多长时间,这么做跟踪调查。这样我们对以上十类设施都进行了满意度的调查。满意度其实比较主观,但是样本量足够大,当使用这个设施的人足够愿意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这样的满意度可能就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同时也进行了可达性的分析。我们用可达性的分析就发现,包括在武汉市这样的城市需要有大幅度的空间要提升,太多设施可达性都是比较差的。尤其在我们现在需求量越来越多的,比方像老年公寓,比方说像小学,这些满意度都是非常差的。
另外我们也发现,大家都是非常愿意步行的,至少都是非机动车,一般都不愿意机动车的方式。
下面我们就要通过“城市人”的方法来找到合理的步行距离。大家都知道是自存和共存。比如自存的想法我认为小学的半径是多少,按照共存的方法是按照小学的校长小学的半径应该是多少。他们中间的差距,我们规划师是找中间的关系。
我们找了各种差异,然后通过数据的统计来找到中间点。家长和学生往往希望小学离我越近越好,而“合理”思考会使这个距离变大,相应校方希望生源更多,但“合理”思考也会让校方体会到小学生步行的极限,这时候就会有一个共识区间,我们需要找到的就是共识区间。其实很有意思,这个共识区间的结果至少在武汉的样本里面发现,有一半以上和我们当前的国家标准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我们国家标准是比较理想化的,比如菜场小于500米,希望幼儿园小于300米,最后发现无论是百姓还是供给者而言,觉得400米完全可以接受,菜场也是这样,都很满意。
这些结论不一定能够完全改观很多,但是至少我们发现了,在当前我们的社区生活圈建设里面其实还是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的。通过以上方式,我们调查优秀社区,通过分析道路、布局、模式、用地分析等等,最后发现尽管只是是一个满意度与可达性的简单关系,却和道路布局、人居规模、空间属性、用地混合度等等都是有关联的。
时间有限,只能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专家简介
魏伟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
教授,博导;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注册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论与实践。
UP专栏
相关阅读:
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1. 上海四叶草堂社区花园的实践和探索
… …
编辑/排版|余婷婷
封面图/图片|UP论坛
供稿|清华同衡 详细规划二所